2022-12-17 來源:上觀新聞 作者:徐瑞哲
開出中國抗疫,、鄉(xiāng)村振興等新課程,,打造“中國系列”課程升級版,。
“我是80后,,從小生活在蘇州河邊,,見證了蘇州河水由濁變清,岸變綠,、景變美的華麗蛻變,,親身感受到了上海十年攻堅建設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人民城市歷程,通過幾代人的努力,,真的做到了清水為民,、還岸于民?!弊鳛辄h的二十大代表,,也是上海勞模學院2022級學員,上海城投污水處理有限公司白龍港污水處理廠污泥處理車間主任楊戌雷,,日前回二工大校園為師生宣講,。
這是上海高校校園里冒著熱氣的最鮮活課堂之一。2022年秋季學期起,,上海面向全市高校本??粕骈_設“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概論”課程,在學時學分配備,、授課團隊,、保障支撐等方面,,將開設課程作為辦學治校的重大政治任務。此外,,在“錦繡中國”“中國智慧”“岐黃中國”等100余門成熟課程基礎上,,開出中國抗疫、鄉(xiāng)村振興等新課程,,打造“中國系列”課程升級版,。
問題導向現(xiàn)場答疑
“請問老師,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中國式現(xiàn)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xié)調的現(xiàn)代化,。想問一下,我們如何去平衡和協(xié)調文科和理科之間的地位問題,?”黨的二十大后,,上海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超級大課堂“本色與特色”在上海海洋大學進行中,同學發(fā)問,。
“感謝這位同學的提問,。我的觀點是堅持文理并重。馬克思曾講過,,自然科學往后將包括關于人的科學,,正像關于人的科學包括自然科學一樣,將是一門科學,?!鄙虾:Q蟠髮W青年教師李玉銘當場回答,“馬克思所講的人的科學,,就是我們今天所講的人文社科……我們要回到以人為本的精神懷抱,,將‘追求真理’的科學理念延伸、拓展,、復歸,。”
當天,,來自上海海洋大學、上海建橋學院,、上海電力大學,、上海電機學院的4支臨港高校團隊依次登上講臺,回答同學們提出的中國式現(xiàn)代化因何而立問題,。特地趕來的同濟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博士生導師劉勇補充說,“改革開放40多年來,,我們通過發(fā)展自然科學,,更多實現(xiàn)科學技術的自立自強,,國家硬實力有了很大增長……自然科學是硬實力,社會科學是軟實力,。在人類文明發(fā)展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為自然科學發(fā)展做出貢獻,也要在軟實力方面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p>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了解到,已開十多期的超級大課堂授課形式最鮮明的特點就是馬院牽頭,、多元協(xié)同,,把思政課教師、專業(yè)課教師,、輔導員和黨政干部聚在一起,,學科協(xié)同、隊伍協(xié)同和校際協(xié)同,,詮釋“三全育人”理念,,同時強化問題導向,針對性答疑解惑,?!拔腋惺艿侥贻p大學生對理論的渴望和探求,他們提出的問題有深度有遠見,,老師們回答既全面又深刻,。”“思政銳觀察”環(huán)節(jié)特邀嘉賓,、中國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常務理事,、上海市科學社會主義學會副會長、南京政治學院博導孫力興奮地說,,“我們這代年輕人對黨的理論真學,、真信、真用,,沒有躺,、沒有卷,從中國式現(xiàn)代化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希望更在年輕人身上,。”
除了開設專門課程,,上海建強必修課程,。不僅根據(jù)學校實際、學生需求,,組織骨干教師共同研究思政必修課各章節(jié)如何有機融入黨的二十大精神,;同時,,還建設系列課程,比如指導華東政法大學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上海財經(jīng)大學探索設立習近平經(jīng)濟思想等專論課程和個論課程,。
最好的學就是講
把“臭河浜”變身“生活秀帶”守護碧水安瀾,把食品零售做成“壹食壹品”彰顯“上海溫度”……黨的二十大代表帶著“接地氣”的故事走進自己的大學校園,。除了在蘇州河邊長大的楊戌雷,,黨的二十大代表、上海第一食品南京東路旗艦店“一盒上?!薄耙际骋计贰睂9窆耖L郁非,,也是上海勞模學院2022級學員,她說:“作為黨的二十大親歷者,、參與者,、見證者,很榮幸能與大家分享所見所聞,、所思所獲,。”
面對師生,,郁非宣講說,,從一名普通售貨員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是一名勞動者,、一名基層黨員至高無上的榮譽和使命,,“我要堅守柜臺扎根基層,用貼心的‘上海服務’讓四方賓客感受暖人的‘上海溫度’,?!睏钚缋滓脖硎荆缃癯蔀樗h(huán)境治理從業(yè)者,,努力當好行業(yè)發(fā)展“領路人”,,引領身邊職工群眾崗位創(chuàng)效,不斷破解污水污泥處理技術發(fā)展瓶頸,,加快技術成果轉化,,守護申城天更藍、地更綠,、水更清,。
近距離體驗“熱氣騰騰”的宣講,二工大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專業(yè)2020級研究生戎鈺收獲滿滿地說:“身為黨代表和全國勞模的他們,,在工作中體現(xiàn)的勞模精神、勞動精神也令我感佩,?!弊鳛槎缶駥W生宣講團宣講員,,戎鈺也表示,將用青年視角和青年話語,,更好宣講黨的二十大精神,,引導更多同學學思踐悟、知行合一,,“爭做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最好的學就是講”,,近年來上海激勵學生在學理論,、講理論上當先鋒,高校學生成為校內外理論宣講的“生力軍”,。目前,,全市在高校遴選了65支隊伍、4000余名學生講師,,組建形成市級大學生“黨的二十大精神”理論宣講聯(lián)盟,,安排資深專家擔任導師、指導集體備課,,他們將活躍在校園中以及社會廣闊場所傳播二十大精神,,向全社會輻射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魅力。
班會課也是好講臺
“2035年,,我國要建設成為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對于我們高校來說,,就是要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yǎng)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chuàng)新人才?!痹跂|華大學成立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宣講團時,,校黨委書記劉承功帶頭上講臺做首講。校黨政領導,、思政課教師,、關工委老同志、專職輔導員……東華大學宣講團集結了26位政治素質高,、宣講經(jīng)驗豐富,、業(yè)務能力強的專家,、老師,既有中國工程院院士,,也有全國高校思政課教學展示活動一等獎獲得者,、全國高校輔導員素質能力大賽一等獎獲得者,還有與新中國同齡的老教授,,以及剛過而立之年的優(yōu)秀“青椒”,。
不止這樣多元主體參與的“高配版”專家宣講隊伍,東華還組織關工委“銀發(fā)”講師團,、“學習進行時”及“領雁先鋒”學生理論宣講團等近20個師生宣講團,,構建全方位、多層次宣講矩陣,,進行對象化,、分眾化、互動化的“靶向”宣講,。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也是學校第一次把輔導員吸納到校級宣講團隊伍中?!坝行页蔀樾v團的一員,,我感到責任非常重大!”紡織學院專職輔導員魏金婷認為,,作為一名一線思政工作者,,要用青年學生喜愛的話語方式和生動素材,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和創(chuàng)新理論有滋有味,、有趣有料地傳遞給學生,,努力筑牢學生思想的“萬里長城”。
有輔導員就有班會課,,這也是一個個好講臺,。上海還以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為主題舉行上海高校輔導員主題班會展示活動,決賽中來自滬上7所高校的10位輔導員從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黨始終堅持人民立場,、實現(xiàn)中國式現(xiàn)代化、教育助推創(chuàng)新型人才培養(yǎng)等主題出發(fā),,與自己的學生一起參賽,,把日常小班會搬上思政大講堂。
班會上,,同濟大學輔導員徐劍將黨的二十大精神,、偉大建黨精神同包括高鐵在內的中國鐵路發(fā)展史相融合,幫助學生增強專業(yè)認同、加深專業(yè)理解,、樹立專業(yè)報國情懷,;上海師范大學輔導員黃雨艷則從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有關教育的重要論述解讀引入,帶著師范生“走進”教育家廖世承在專業(yè),、職業(yè)、事業(yè)三個維度的生涯故事,,凸顯中國道路上的師范擔當,;華東師范大學輔導員王佳寧還利用“翻轉課堂”形式,引導包括來滬留學生在內的中外學生探究上海城市文化,、城市精神和未來發(fā)展定位,,努力成為新時代“中國故事”講述者和傳播者。
原始鏈接:https://www.shobserver.com/staticsg/res/html/web/newsDetail.html?id=56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