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是學雷鋒月,,在我校就有這樣一位大學生,,在自己“熱辣滾燙”的青春年華,,用愛心為生命續(xù)航,,用實際行動踐行助人為樂,、無私奉獻的雷鋒精神,,彰顯新時代青年的責任擔當。3月19日上午,能源與材料學院20材料C2班余明遠同學在上海市第一人民醫(yī)院北院成功完成造血干細胞捐獻,,用大愛義舉為患者點燃生命之光,,他也成為我校第15例,上海市第615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即將畢業(yè)的余明遠,,也用奉獻愛心為自己的大學生涯劃上圓滿句號。這是繼今年1月8日2020屆校友洪筱天捐獻之后,,我校又一名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志愿者,。目前在上海,每40名造血干細胞捐獻者中就有1名二工大學子,。
大一的時候,,余明遠聆聽了學校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的科普宣講,他又想起上大學時父親的囑咐,,作為一名男子漢,,要敢于擔當,要奉獻社會,。于是,,余明遠報名加入了中華骨髓庫上海分庫,希望有機會為他人帶去生命的希望,。
2023年底,,當余明遠接到市紅十字會打來告知造血干細胞初配成功的電話時,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實在太幸運了,,沒想到能又一次接到電話”,。原來,早在一年前,,余明遠就已經初配成功過,,當時全家人都全力支持他捐獻的決定。但是,,那次當余明遠完成全部體檢準備時,,卻由于患者的身體狀況不滿足手術條件,,使捐獻無法進行,,這讓他深感遺憾。所以當再次接到配對成功的電話時,,余明遠沒有絲毫猶豫就答應下來,,并且第一時間完成體檢,確認捐獻時間,,生怕再次錯過,,家人們也依舊全力支持他。
無巧不成書,2023屆校友林昊也同樣在去年年底接到了初配成功的電話,。林昊大學就讀期間參軍入伍,,他還曾召集學校里的退伍戰(zhàn)友前往江西九江抗洪救災,熱心公益,、奉獻愛心已成為他生活的一部分?,F在他也已經完成全部體檢等待捐獻,當他得知母校接二連三捐獻成功的消息后更受鼓舞,,期待自己也能早日捐獻造血干細胞,,為患者點燃生命之光,同時也為母校爭光,。
上海市紅十字會志愿服務部副部長張懿表示,,非常感謝二工大長期以來對造血干細胞捐獻工作的大力支持,學校不僅通過志愿服務隊扎實做好了造血干細胞捐獻的相關科普宣傳,,也無微不至地做好了每一位志愿者捐獻時的后勤保障工作,,這是二工大在上海高校捐獻數量名列前茅的關鍵保障。我校副校長丁力表示,,高校為社會培養(yǎng)人才,,擔負立德樹人的使命。希望我校的學生不僅能掌握文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更要有奉獻精神,、責任意識和家國情懷,用實際行動詮釋大愛無疆,,傳遞向上向善的力量,。
我校學子一次又一次造血干細胞的配對成功,可不單單是運氣這么簡單,。學校始終將志愿服務與人才培養(yǎng),、立德樹人相結合,通過組織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在潛移默化中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青年學子以更加主動自覺的姿態(tài),樂于奉獻,、砥礪奮進,,在火熱的實踐中點亮青春底色。學?!皞鞒兄驹妇?點亮生命之光”的工作案例也于近日入選了2024年上海市教衛(wèi)工作黨委系統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建設典型案例,。
上海第二工業(yè)大學造血干細胞志愿服務隊自2003年成立以來,以“點燃生命的希望”為主題,,通過邀請專業(yè)人士舉辦知識講座,、發(fā)放宣傳冊,、深入寢室宣講、成功捐獻造血干細胞的同學現身說法等形式,,幫助青年大學生了解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和通過捐獻造血干細胞拯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相關知識,。經過二十多年的積累,學?,F已有6000余名師生加入了中國造血干細胞捐獻者資料庫,,正是由于師生們無私的接力奉獻,才會創(chuàng)下有15位采樣者成功配型并捐獻的滬上高校造血干細胞捐獻之最,。志愿者們以實際行動詮釋了時代青年的奉獻與擔當,,將大愛精神為校園文化注入了新的內涵,感召和引領廣大師生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踐行者。